下面是護理系師生&醫療/遊戲相關工作者所寫的文章
台灣健保的問題本身就很多
服貿一過的話  會產生更多問題 
馬一直宣稱通過服貿利大於弊
請他說清楚利弊的內容 至今也講不清楚 只會講成是國際間的誠信問題
現在整個國家就是隨他意思愛怎麼做就怎麼做
唯一有在思考利弊問題的 怎麼感覺只有學生/學者/社會人士/外國人
政府只會說漂亮好聽的話  把謊話包裝的美麗又漂亮
其實很多事根本不說 (請說明為何印刷/電信/地質探勘/採礦這類要開放給對岸..??)
到現在政府的態度還是一意孤行..管你幾人上街頭
然後還要讓黑道去鬧事  哈佛畢業的總統水準竟是如此...(不愧是職業學生)

----------------------------------------------

作者: affection
標題: 護理系師生對服貿醫療的看法
時間: Mar 19 2014

我們是護理系的學生
這些話是我們今天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所討論出來的
關於服貿協定醫療的部分
因為我們有相關背景所以了解事情的嚴重性
但我相信還是有很大部分的民眾不了解服貿的內容
希望可以透過這邊讓大家知道此方面的訊息

以服貿條款中小小的醫療業說明
服貿協定開放陸方投資可達三分之一董事席次。
同時對岸專業人士及其眷屬可來台長期居留
像是陸生即可享有第六類健保
一個月要繳1249元政府卻提供每月500元(台灣補助40%)= =
但是我們台灣人民卻要繳交全額。(感謝指正,已做修正)

你想想一個專業人士跟他的眷屬總共多少家庭
多少人看病可以享有補助?

再來把醫療商品化大陸醫生來臺享用臺灣的資源學臺灣醫生的技術
再回去大陸開業
試問臺灣開放對人民有什麼利益?

最後會計也是所謂的專業人士
身為醫療界的對岸大股東
可以掌管我國的健保財政
你說這不是黑箱作業是什麼?

最後引用一名學生的話
很多人會覺得學生就是蠢
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但事實是這些學生抗爭的是國民黨草率的決策
先不論服貿協議本身內容
當你看到國會只花三十秒(沒錯,只有三十秒)
就審查過內容那麼龐大的協議
你該重視的並不只是協議內容
而是已經失序的民主制度

這也是現在學生抗爭的原因
他們知道自己訴求的是“逐條審查”而不是為反而反!!!!!!!!!

最後附上一張我們討論的概念圖
http://ppt.cc/M2OY

感謝你有耐心的看完這篇文章
不要選擇忽視自己的權益
勇敢的為自己發聲
連我們五十幾個學生都可以了解到服貿是如何不公平
那.....政府又再想什麼????????

-------------------------------------------------

作者: midas82539 
標題: Re:護理系師生對服貿醫療的看法。
時間: Mar 19 2014

我是做藥品相關工作的,我想在醫事這塊可以補充幾點。
在醫療事業類別中,服貿中對台的開放是限定省市層級的獨/合資醫院
相對的台對中僅限制『大陸人士僅擔任董事會董事達1/3席次』、持股、投入資金無上限

如果不想了解的話,就只要知道這個結論就好:簽訂後大陸市場只是看得到,但吃不到
但台灣近7成的私立醫院卻會有被中資收買、併購的危險。

先講利,為何看的到、吃不到?因為:

1.各種繁雜的行政許可、檢驗、官僚程序,關關耗時耗錢
2.經營必面對的重稅成本
3.過飽和的大陸公立醫院市場
4.低醫保下的低給付與診療收入

高資本門檻與繁雜的行政程序及費用

首先,如果你要在福州獨資開辦一家醫院,不要作大作三級(地區醫院)就好,
以該地的法規條件,你必須要有5,000萬元人民幣的資產證明才能註冊醫療法人
不多,只要2億4千萬台幣就好。然後你要有家醫、內科、婦產、兒科、外科五個科別、
外加ER(急救)、OR(開刀房),很抱歉你每個科別都要各別的申請文件,說明你要怎麼做、
要怎麼招、怎麼收費,然後4科+ER,OR共6個,一樣排隊等許可,許可完後才能再申請
建築許可,之後是申報醫院醫材──各個科別都有不同的檢查跟標準規範,
然後一樣申請→查核→申覆→查核→許可
這些關卡都要規費還有各種行政程序費用。一般來說有背景能得到地方政府幫助到位
的醫院,最快最快也要燒一年的錢,私立醫院花3~5年走完所有程序才開始招人營業
其實是很常見的事情。

所以就算是台灣在大陸的醫院,其配備都不會像台灣醫學中心或公立區域醫院一樣完備
RC(呼吸治療)、ICU(加護病房)、NICU(新生兒加護病房)、ER(24小時急診)、癌症化療、
安寧病房、血液透析都有;因為每一項申請都要花錢,除非是像慈濟這種不怕沒錢的
否則都會面對科別精打細算地衡量能夠苟活的組合。

不要說醫事業界,衛生署也有多次到大陸考察對岸台資醫院的經營現況
報告行政繁雜也都已經是常識的共識,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何寧當自己沒去過大陸再畫大餅?

混亂的醫學訓練系統,被壟斷的醫師培育

大陸醫學教育有專科、也有大學科系,專科3年,5年、大學也有5年,7年(+碩),8年(+博)
跟台灣管制綁定附屬教學醫院不同,大陸是專科跟本科並行制,所以教學有可能和實習
脫鉤。最大的原因在於法規規定必須要3甲等醫院才可作為醫學醫院──而這些醫院招收
早已被大校所壟斷;所以比較小的醫學院或專科,他們的學制就不見得保證能讓醫學生去
教學醫院受訓,而變成學校教什麼,你就選什麼:例如學校開口腔、耳鼻、眼科
那麼你讀5專的話,就課堂上臨床學3年,再選個科專業2年,畢業前準備申請實習醫院
然後你就畢業了。

這個並立制的結果,就是掛名醫學文憑的畢業生,品質良莠不齊。
專科的醫學畢業生鐵定實習時數比不過大校的醫學院畢業生,但他們也要工作
所以他們就只能屈就於較差的民間醫院領較差的待遇。

有人會說那把台灣醫師整團移植──法規上有問題:目前台灣醫師在大陸的換照
係指『短期行醫照』,不然你就要重考跟菜鳥慢慢爬資歷。很多醫師發現這問題但又
無法接受重考照薪水降級縮水,實務上就只能當教育訓練的職位,而非實際的行醫
但這對台資醫院來說,這通常是人事上無意義的浪費。

就算你考過了,大陸的醫療系統處方、診療都是用中文,台灣醫師寫的英文處方
給藥師就被打槍了,教育根本上的差異會讓台灣醫師很難適應。

最後,台資很難跟大陸教學附屬醫院搶優秀的醫學生。因為在大陸醫院必須經過3年
才能評鑑有機會升級,那從最低到三甲要幾年?

二乙→二甲→三→三甲 不多,12年。關係超好三就招的話至少也要9年。

但很多因素下,台資醫院很難活到那麼久。

重稅支出

台灣有7成的私立醫院主要是稅賦減免,掌控台灣醫事的衛福部是這樣想的:
我讓你成立財團法人,讓你近乎免稅。但你要加入健保在收入上接受我的管制
你的營運利益也要回歸到你的醫療硬體/軟體設備,才會在評鑑通過而良性循環。

但大陸就是把私立醫院當作營利事業,所以你要營利你就要給33%所得稅(中央30%,地方3%)
你要添購、進口醫療設備,也要繳關稅、貨物稅..等相關稅率。

以瑞東醫院為例,他的營業收入扣稅收、人事成本、營業費用、評鑑成本後所剩無幾
前7年都是虧損,到第8年才打平。

過飽和的公立醫院市場

和台灣不同,大陸公立醫院的市占率是90%!在國家制度的保障下,公立醫師的薪資會
隨職等和資歷一直往上調,服務待遇也會比私立好,所以優秀的大校醫學生都匯流到公立
重點醫院。公立醫院也會積極延攬名校畢業生,所以在供給上,私立醫院就只能挑
各級公立醫院選過、選過、再汰選過後剩餘的醫師。

公立醫院的門診給付也是以職等來轉換的,按照職等有3,6,9人民幣之差。
藥費跟各種檢測費另計,但相較幾無補助的私立醫院,公立醫院的醫術、費用
都會比私立便宜。在一般非罕病、重病的層面下,以台灣社區醫院或專科(RC,洗腎)的
策略,幾乎不可能跟大陸公立醫院抗衡。

那麼醫院要怎麼生存呢?

答案就跟30年前的某些醫院一樣,靠藥費回扣。
某些人認為台灣有藥價黑洞,但真正的藥價差存在於一個沒有強制干預的自營市場。
在大陸只有公立醫院像台灣署立醫院有統一標案和合約價,但在私營並沒有干預
和台灣不同,私立醫院占小眾所以私立醫院反而受制較高的進藥價格。
例如NS 500ml 假設公立標一袋16,私立就會到17~18。但這是名目合約價,只要廠商敢給
利用搭贈、折讓、扣%等等花招,是可以競爭到低於12,而且一切無不法。

台灣是不論公私立上頭都會有一個健保署,所以在給付上藥費的價差會造成第三方付費
問題。(醫事和藥廠分得利潤之價差由納稅人提供),所以他會盡可能干預藥價差

但這在沒有普遍統一的醫療保線之大陸,並不存在這個限制。
就算是公立連標,各區醫院也可以用臨購或部分限制標自己跟藥廠談,而突破藥價干預
這類收錢風氣連帶會使醫界洋溢著收禮品回扣的習慣。讓大陸的公私立醫事機構感到兩難

因為如果你要以非營利經營,就是不斷砸錢變成醫保契約醫院,你的藥價低,
但維持評鑑費用高,診療給付低,油水少,賺錢難。

但你要以營利經營,藥價就高,油水雖多,但稅賦又會把你的油水吃掉,設備都要扣稅
用的醫師也比較差,診療病人不會輕易選擇你家,要營業賺錢更難。

這就是台灣到大陸開小醫院經營下的兩難。

那還有賺錢的方法嗎?還是有:就是一開始就砸數十億直接拼高端的高價病院。
蓋下去就灑錢全包,拼最高端的癌症醫療跟vip門診住院系統,而這是台灣某些財團醫院
得意的分野。例如泰字輩、名字有信的、有光的、有長的...
他們才是在服貿通過後真的能在對岸得利活下去的醫院。

再來說弊:

簡言之,不是大陸醫師來台,更不是排擠護理師職缺。
而是許多在台灣被健保重重限制虧損苦撐的私人醫院遭到陸資併購。

我有必要簡述目前的台灣醫事環境。
在台灣健保署的掌控下,台灣醫事市場是呈現一個普遍供過於求的狀態
在藥廠端大小藥廠非常的多,但醫院大客戶有限,結果就是削價競爭
例如最常見的acetaminophen,在沒有健保的年代,一罐1000顆價格1200元
眾多學名藥廠生產下,掉到了400多(0.4),健保局以藥價調查加劇跌落,現在180元(0.18)

但是藥事藥費的縮減並沒有辦法抵免民眾用藥習慣,以及論件計酬的重病患者費用
所以才會以各種的方式干預原本應該是院方收入的給付端。

首先是給付點數的"匯差"──申請給付點數跟新台幣不是1:1,是看費用在公式下各類的
分配換算,一塊錢的藥費在各級醫院分別只能換到0.7~0.9左右。
這招還是不行,就搞總額預算──限定你一年只能換多少籌碼。多的自行負責
到住院drg──洗腎一個我最多就給你換2萬元(舉例),多的費用自費。

到評鑑與核刪──健保局認為你哪些門診、檢測、藥品費用是多餘的,檢核小組有權
不給錢要你自費。

醫事收入端不斷的被干預,被要求自費墊付。結果就是私立醫院議價集體化、招標化
要從藥廠或得更低的進藥成本、某些營業(ex:清潔、廢棄管理)外包、到洗腎外包
減招住院、主治醫師、護理師、藥師的雇員比例。導致基層沒人超時工作

工作環境差,流動率高,惡性循環。
但整體而言,醫院層級的大家都過得差,長期而言會達到供需的萎縮而造成新的衰退平衡

因為總是會有小醫院撐不下去倒閉、被私立併購成為財團體系,公立小醫院也被台大吃掉
不斷的藥價調整跟製程新規則,逼你掏更多錢買製藥許可也會讓小藥廠倒掉或賣人
最後大者更大、中者死撐、小者必死達到新的平衡。

但對於健保來說沒差,因為它可以利用不斷的萎縮、重整而縮減開支,反正錢也是封閉的
回路在島內流來流去。

但只要服務貿易通過,這一切都會毀滅。

問題在於陸資雖然有人數限制,但金額無限制的。
陸資要醫院市場、台灣病院要錢,一旦台灣苦撐的醫院讓陸資進駐,得到新的金援後
他就可以在收入上擺脫健保的干預,代價是經營層被併購或被調整至大陸模式。

陸資在首批的併購醫院逐漸地適應台灣醫療市場後,會改變台灣的醫療型態
第二步就是在台灣開醫院、連鎖診所、安養中心。但這些醫院會非常不好進

在台灣藥廠的反應上,他會發現以前的私人醫院變得更敢要了(因為大陸經營風氣)
價格要更低,不是忍痛降價或不要作。

陸資也不是笨蛋,台廠不給藥,下一步就是引介陸資藥廠進入台灣市場。
這時就會變成客戶端到供給端的替代,我們台廠在大陸的設點仍然有許多限制
但服貿是可以讓陸廠合乎法規後就可進來競爭,一旦供給端的台廠跟需求端的私立醫院都
撐不過陸廠的低價傾銷,健保大概就毀了。因為不論是供給跟醫事端的收入都會流到大陸
而不是中華民國政府的稅收跟健保收入。你會發現醫院費用怎麼越來越貴,健保給付越少
大陸藥品越來越多,到最後公立醫院也不得不用便宜的陸廠,你的見面醫師也變成中文
處方....但醫師薪水沒有變高,頂尖的醫學畢業生去的是對岸或國外醫院...

我想那就是台灣健保在服貿通過後的破滅的下場。


--------------------------------------------------

Az Liu
遊戲業看服貿--政府沒告訴你的事

熟悉遊戲圈的年輕朋友,請花個10秒鐘想想
在你們的印像中,近年成功在大陸上市的「台灣自製遊戲」有哪些
相信我,絕對比你想像的還要少,包括仙劍都是由大陸代工的

遊戲業要談服貿,要從很多個面向來談
單就審批這件事,台灣有經驗的廠商就少之又少
就連發聲明挺服貿的那幾個大老闆,也不見得搞得明白審批在玩什麼
筆者有幸參與過幾款遊戲的送審,來跟各位分享一些經驗

遊戲業的審批其實速度比各位想像中的要快
筆者曾經有一款產品其中一次送審,在送審後三天審批專家就完成了審批
但是大陸合作廠商收到回函的時間,是送審後的第五週.......
從這個case可以知道,一次審批的過程大約是一個月左右時間
那到底什麼叫所謂「超越WTO規格的兩個月審批」呢
這邊就不能不談審批的幾個潛規則了

一般來講,外國遊戲大概要經過3次審批,而本地遊戲只需要2次
所以所謂的兩個月審批,指的就是視同本地遊戲的待遇
那麼為什麼需要兩個月呢
因為第一次送審一定不會過,不管你是本地還是外國都一樣,也就是潛規則2
所以實務上原本送審台灣遊戲大約需要三個月時間,而不是政府告訴你的六個月

好吧,那政府至少也幫我們節省了一個月,是吧
接下來就是政府沒告訴你的事
在大陸遊戲要上市,必須先取得版號,負責單位是出版署
要取得版號,必須先通過審批,負責單位是文化部
所以審批完成只是第一步而已
取得版號要多久,這個天曉得
大家都清楚大陸有做文化管制,外國電影一個月只能上映幾部
遊戲也是相同的情況,這就是潛規則3
基本上運氣好沒人排隊版號很快就下來了,運氣不好.....就找大人來處理吧
所以這渾球政府不但沒告訴你遊戲上市還要拿版號,讓大家以為審批完遊戲就能上了
而且還一直跳針叫你回去看條文,我去你的條文
跟大陸人打過交道就明白,就算有規定他們也不一定遵守
所以別再相信什麼我有看條文我超強了,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要相信馬英九那張嘴

講完了實務經驗,接下來講講產業分析
剛剛有提到,其實台灣遊戲研發相較大陸而言已經相當慘淡
以筆者的看法,台灣的遊戲研發主要是兩個原因,先天不足和後天失調
所謂的先天失調,指的是台灣過去幾年一直都以電子產業為主軸,吸納了大多的軟體及技
術人材
遊戲的產業規模畢竟沒辦法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相比,也沒辦法和電子業競爭薪資
在缺乏了優秀技術人材下,技術上早已遠遠落後許多

而後天失調的部份,則是要再結合台灣獨有的低薪和責任制
無法以薪資或福利來招攬員工,導致能夠堅持下去的大多數遊戲開發人員多半是有一些不
太健康的理由
例如........熱情之類的..........
也因為普遍存在這種浪漫主義,相較於大陸遊戲產業的務實
台灣所開發出的產品在市場競爭力上遠遠不足以和大陸遊戲競爭
再加上大陸內需市場大,前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讓大陸遊戲產生了一些獨特的營銷模式
不講太深入的成因,簡單說大陸的遊戲市場現在是個很封閉的環境
別的國家遊戲賣不進去,大陸遊戲也賣不到其他國家
結合以上種種原因,台灣遊戲要進入大陸市場,根本是難上加難
也導致了筆者開頭希望大家思考的問題,背後的答案是如此驚悚

再來談談服貿中台灣遊戲業對大陸開放的東西
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嗯....
去年有間日商來台灣設開發中心,看上的是台灣的美術人材
台灣的美術其實平均實力很強
在日本他們外包請繪師,有點名氣的大腕畫一張圖收費是10萬日幣
而10萬日幣在台灣可以付一個程度中上的美術月薪可能還有剩,超級便宜又好用
但大陸的美術比台灣更廉價,加上版權觀念薄弱習慣性盜圖
台灣的遊戲開發環境對大陸有什麼吸引力,筆者還真的不知道
筆者只知道日本人來給的薪水沒比較高,那麼你還希望大陸人來了開薪水比日本人大方嗎

最後來談談服貿中沒對大陸開放的東西
沒開放的東西有什麼好談的?其實這才是最深奧的問題
遊戲營運我不是專業
我只能告訴大家,雖然表面上沒開放,陸資要進來的早就透過各種管道進來了
為什麼,去問經濟部工業局阿,不是說要禁止陸資,禁在哪?
不信去查查艾望和完美時空什麼關係,這還是好點有在台灣設點的
更可怕的跨境服務,我引用一段另一位同業寫的評論

開放原本有助於公平競爭。但很弔詭的是,大陸偷渡進來的廠商甚至享有更好的法律免責
待遇。例如使用金庸的故事、海賊王、火影忍者等背景開發遊戲,在大陸有很長的一段時
間是完全不管版權的。而這些作品,在台灣沒有人敢代理,大陸人卻肆無忌憚地利用跨境
服務,配合這些故事的知名度,大大地降低行銷成本。又例如台灣的個資法,要求遊戲廠
商在帳號註冊流程上提高隱私權的嚴謹度(這會降低行銷的轉換率,進而提高行銷成本),
對於大陸跨境廠商卻全然沒有規範與罰則的實行力。更不用說其他在稅賦徵收上的損失了

(原文出自FACEBOOK)

抱歉這篇來得有點晚了
針對服貿這個議題,遊戲業影響其實微乎其微
大陸開放的項目沒屁用,3個月變2個月有個毛用
台灣開放的項目沒影響,陸資來了台灣低薪還是低薪
我只是希望讓大家明白各產業生態,絕對沒有政府告訴你的那麼單純

本文歡迎無斷轉載,不用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roh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