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城就跟大阪城一樣都是二戰後重蓋的水泥城
如果對建築或歷史有興趣 或是不介意是重建的城堡的話
來這裡走走並去天守閣看一下四周風景是還不錯 (尤其是秋天或櫻花季)
在愛知縣要看真的古城就要去犬山市的犬山城--->這才是真正的古蹟
雖然名古屋城的大小天守閣和本丸御殿都被炸光光
但是名古屋市想要修復古蹟的心態也是挺認真的
除了天守閣在1959年重建完畢之外
2008年開始也著手本丸御殿的復原計畫
小的去的這一年(2010)有進去看本丸御殿的修復現場
除了參觀初步的修復工程之外 現場也展出建築物的原始照片和資料
類似名古屋本丸御殿的建築我目前只想到二條城的本丸御殿
以奢華程度(繪畫和雕刻)來說 名古屋城的本丸是勝於二條城
可惜日本自己把名古屋城給軍方使用
同盟國當然飛來丟炸彈 所以被承認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機會也沒了
為了要進行木造復原和耐震加強工事
名古屋城的天守閣自2018年5月7日起關閉
同時從今年6月8日開始
耗費10年並修復完成的本丸御殿也正式對外公開(跟預定的計畫一樣)
所以從天守閣開始進行木造復原 和本丸同時公開這兩件計畫來看
我認為名古屋在規劃重建古蹟這件事是花費很多心力來經營的
今年有機會經過名古屋
本來想要去看本丸御殿和也是今年3月開放的金シャチ横丁看一看
(這個是在名古屋城內建造了兩條江戶時代風格的城下町街道)
但因為天氣不好又下雨所以打消念頭 最後跑去逛大須商店街
畢竟不是真蹟所以內心沒那麼火~~
而且跟當時的黑白照片相比 可以發現並不是完全一模一樣
因此多少會有點失真
不管如何
進去參觀是可以讓人想像當時德川將軍的住所是有多麼氣派和豪華
名古屋城官網 裡面有繁體中文網頁
http://www.nagoyajo.city.nagoya.jp/
從地鐵市役所站出來後 往入口的方向走
雖然樹葉掉的差不多了 依然讓人感到舒適
這次在愛知縣其他鄉鎮都有看到楓紅美景(香嵐溪和犬山市的景點)
可惜在名古屋城內部和附近人行道的紅葉卻掉得差不多了
還好在天守閣上面眺望四周風景時仍然看到不錯的秋色
名古屋城入口 我是買名古屋城+德川園的共通券(順便看庭園楓葉和夜楓)
2010年的票價640日幣
去官網看現在還是一樣
照片中右邊是正門 在二戰被燒毀 跟天守閣一樣都是後來重建的
為了重建本丸御殿 名古屋城有在進行募款 現場有看到100日幣的募款箱
當然也有其他金額的捐獻
回饋就是可以將自己的姓名地址留在本丸御殿的某處
或是拿到一張捐款證
名古屋城的天守閣
庭園池塘的銀杏樹
在庭園四處亂走時 有看到一間屋子
進來後發現這裡有"紙人形"展覽 裡面有戰國大名或是公主等貴族的行列
人形製作的非常精緻
尤其是身上的服裝真的很華麗
很精緻 看了真的想拿一個來收藏
日本和紙手工藝真的很出色
這就是當時未被戰爭燒毀的"真"天守閣及本丸御殿
會被炸光光真的怨不得人 畢竟是日本自己主動侵略他國挑起戰事
這裡是天守閣底下原有的石塊(地基)
二戰後重建之時 把石塊移至到這裡做為紀念
名古屋城對面的名城公園
清正石
名古屋城是德川家康下令底下大名負責建造的
傳說這石頭是加藤清正喊口號命令底下的人努力搬運的大石頭
但實際上負責這任務的是黑田長政 所以清正喊口號下令的說法可認為是民間傳說
空拍圖
大天守閣前方的是小天守閣 中央的空地就是本丸御殿
這張空拍照是比我去的這一年還更早拍攝的
2010的11月現場已經搭起鐵皮屋進行修復工事
但還只是雛形 只能看到很簡單的木造結構
所以進去鐵皮屋後就只有看了一下就出來了
天守閣前方的廣場
有著德川家家紋的轎子
天守閣內部的展覽是介紹名古屋城的歷史
還有過去的黑白照片及文物(模型 盔甲 頭盔 刀 修復壁畫等等)
也有重現本丸御殿內部的一些房間和江戶時代人民的生活場景
今年2018開始天守閣重新整修
我猜當時2010去看的內部展覽應該也會有所更換
畢竟本丸御殿已經復原完畢的話
天守閣內部應該已經沒有必要再重現本丸御殿裡的和室
本丸御殿上洛殿的天井壁畫 (1634年所繪)
這個是經過修復的真跡
本丸御殿上洛殿的照片 可以看出裝飾是多麼豪華
這張只是其中一張黑白照
天守閣內部的原始模樣
如果有進去過姬路城的天守閣 會發現建築結構很類似
二戰時被燒到焦黑的天守閣瓦片
本丸御殿所留下的殘留物
二戰後被燒毀的名古屋城 真的是空空如也
二戰時城堡燃燒的照片
這種照片才是真正寶貴的史料
警惕世人和平的重要性的同時
也告知世人要好好珍惜先人所留下來的文物
二戰後正在重建的天守閣
本丸御殿玄關的壁畫(已燒毀)
本丸御殿上洛殿的上段之間 房間已經燒毀
但是有小部分壁畫被保存下來
上洛殿是為了德川家光在前往京都時有途中休憩的寓所
特地在原有的本丸御殿旁邊另外興建的屋子
室內華麗的裝飾是上洛殿的特色之一
尤其是上段之間的樣式是採用最高貴也最符合將軍身分的設計
裡面的壁畫是將軍專用的繪師狩野探幽所負責
可惜後人只能憑著照片想像當時的輝煌場景
雖然重建後的本丸御殿今年已經完全開放 我想始終和真跡有段差距吧
名古屋城的模型
本丸御殿的模型
這個房間是本丸御殿的對面所
是處理日常 政務 和非正式會面的接待室
這裡的燈光會定時熄滅 目的是展現江戶時代晚上的生活樣貌
這個鯱是在1657年為了江戶城裡建築物所製造
1910年移到名古屋城 之後在空襲時被燒毀 但至少還保有原來的型態
秋天來到名古屋城 可以往下欣賞名城公園和名古屋城庭園的秋色
雖然俯瞰的面積沒有大阪城廣 但是整體景觀還是不錯
右半邊和下方的區塊是屬於名古屋城 左上方那塊是名城公園
名古屋城
這是臨摹原本的竹林豹虎圖
大部分狩野派的作品都很幸運地躲避過空襲
為了保護原有畫作 現場並沒有展示正本
只有復原摹本供遊客欣賞
離開天守閣後 就到城內四處走走
這裡是城牆上的松樹 很漂亮
這是哪個櫓我忘了
名古屋城一共有四個櫓
除了東北角的櫓被炸毀之外(沒有重建)
其他東南角 西北角 和 西南角的櫓都有保存下來
只是小的去的時候並沒有開放給遊客參觀
加藤清正的石像 傳說中他就是這樣鼓舞著底下的工人努力託運笨重的大石頭
埋御門的遺跡(入口)
碰到戰爭等危急狀況時 將軍可以從這個祕密通道脫逃
城牆上放置鐵砲的地方 這個是真跡
2010年是名古屋城開城400周年紀念日
所以會有一些慶祝活動
(這個合照看板裡只有豐臣秀吉做出很歡樂的搞笑動作~)
名古屋城的庭園我是覺得普通 就一般的日式庭園
京都二条城的庭園我也覺得很普通
看點還是建築物本身
德川園的黑門
接著來到同樣位於名古屋市的德川園
德川園的位置最早是尾張德川家的第二代藩主建造莊園的地點
二代藩主過世後 莊園轉讓給尾張藩的幾個家臣
1899年開始又成為尾張德川家的宅邸
1931年第19代當家決定把宅邸和庭園贈送給名古屋市
經過整修改造後在隔一年命名為德川園
可惜的是和名古屋城一樣在二戰時被空襲波及 所有房屋和庭園被燒毀
戰後是作為普通公園來使用
直到2001年開始重新建設 2004年德川園正式重新開放給大眾
因為這裡已經戰火被重新洗牌了 所以在這裡我感受不到任何歷史的痕跡
德川美術館就在德川園的隔壁
不過門票要1200日幣 有點貴所以我沒進去(2010匯率是0.38-0.39)
如果對德川御三家之一的尾張德川家所收藏的寶物或是使用過的物品有興趣的話
進去這裡參觀應該會很心滿意足
尤其國寶源氏物語繪卷就收藏在這裡
還有尾張德川家歷代所擁有的女兒節娃娃
(我去的這年也看不到 因為展出時間只有兩個月)
可以google圖片看一下娃娃一字排開後是多麼氣派
雖只是女兒節的擺飾 但也象徵將軍家的財富與地位
德川園的交通方式是做地下鐵名城線在大曾根站下車
3號出口徒步約15分(需走上一段路才會到)
也可在JR大曾根站下車 南口徒步10分
我是坐地下鐵到德川園
很奇妙的是這裡也是市區 但是從地鐵出來後
一路上幾乎沒有什麼行人在走路..
甚至感受到一股荒涼感 這種感覺到現在讓我印象還滿深的
畢竟這裡是都市 但是卻讓人覺得非常地安靜
沒有使用共通券的話 門票是300日幣
入口的員工很親切 也會說英文
德川園的造景和楓葉個人覺得有點普通
同樣位於名古屋市的白鳥庭園還比這裡漂亮
尤其是夜楓 白鳥庭園是大勝德川園
而且不知為何 白鳥庭園的紅葉有將近全紅
這裡我慢了幾天才來 看到的紅葉卻還有著一片青綠
所以給我的感受是大打折扣
另外 來這裡看楓葉的遊客不多
到了晚上點燈而且天全黑之後 只有兩三隻小貓在園裡遊蕩..
這個角度看過去還不錯 只是楓葉一半以上都沒紅
這座湖是龍仙湖
右邊這棟建築物有餐廳和商店 但我沒進去
德川園附近都是住家居多 所以很安靜
而且一眼望去都會看到水泥建築物...所以有的照片拍起來不好看
可能因為氣候和品種 這天看到的楓葉真的不漂亮
東山動植物園是前幾天排的景點 在那裏都可以看到全紅的楓葉
這裡卻一副青黃不接的樣子也是很妙
這個叫做西湖堤 如其文義就是模仿杭州西湖的造景(當然還是杭州才漂亮阿)
一旁種植的花草
水池裡也養了一堆鯉魚
這瀑布是大曾根瀑布
相較於白鳥庭園
這裡晚上的點燈就真的是點個燈而已 數量也不多
比較沒有特別精心設計的投射角度 也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色
所以對我來說是很普通的地方
早上在名古屋城很認真的看展覽和逛庭園 下午三點多到德川園
待了兩小時等天黑 只看到這樣的場景是有點失望...
離開這裡時是從側門出去再走到大曾根站
晚上還不到六點 一路上人稀稀少少 經過商店街也大門全拉下
只看到兩三位國中生年紀的年輕人在聊天
大概可能是提早結束營業吧 (其實當下就在想:生意真的這麼蕭條..??)
總之如果要來看德川園 個人覺得庭園設計很普通
要看楓葉的話建議在網站上確認是見頃的狀況再來比較好
名古屋城的簡介
關於復原本丸御殿工程的介紹
德川園 右下角是名古屋城和德川園的共通券